漫步在栾川县潭头镇大王庙村,历史的沧桑与厚重扑面而来。错落有致的传统房屋、古色古香的桥梁巷道、虬曲苍劲的百年老树、三五成群的游客共同构成了一幅乡村振兴的蓬勃画卷。
然而,几年前,这里还是交通不便、缺水干旱、环境破败的穷苦村、落后村,被戏称为“守着金山,端着破碗”。现如今这座沉寂多年的古村落,因“研学”而走红,厚重的历史文化成为它快速发展的“助推器”,这一切都离不开栾川县检察院所做的工作。
“加强对传统村落的有效保护与利用,做到人居环境改善和传统村落保护同步,这样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。”2021年3月,栾川县检察院检察长潘萌在开展走访基层活动中,来到了大王庙村,在被其深厚文化底蕴吸引的同时,也为古村落保护不力感到担忧。
让古村落焕发新生、传承文脉,是检察机关义不容辞的责任。栾川县检察院迅速行动起来,检察官定期深入大王庙村走访,一方面和村干部商讨古建筑、古文物的保护措施,一方面向村民大力宣传古村落保护的重大意义,让村民感受到他们是传统村落文化的主人,激发村民内动力,将古村落保护变成全体村民的自觉行动。同时,栾川县检察院还依法监督相关行政机关积极履职,加强对古村落的保护。
“梧高凤必至,花香蝶自来。”2022年开春,一纸“来栾川,做绿水青山合伙人”的乡村运营招募令面向全国发布,长期关注研学领域的“乡贤”石彩芳被大王庙村的传统文化“软实力”所吸引,决定投入资金发展乡村文旅项目,为大王庙村带来了乡村运营“硬条件”。
接下来,在栾川县检察院的建议下,大王庙村坚持一边修旧如旧,把旧时光留下来;一边建新如新,把新事物引进来。如今的大王庙村古朴在左,现代在右,以研学活动为平台,带动全村文化资源活了起来,成为了更多人向往的“诗和远方”。(吴战京)